【《蜗牛的奖杯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】一、教学目标:
1. 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蜗牛从骄傲到后悔的情感变化。
2. 通过朗读和讨论,感悟“虚心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”的道理。
3.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。
二、教学重点与难点:
- 重点:理解蜗牛获得奖杯后的心理变化及其后果。
- 难点:引导学生联系实际,明白骄傲的危害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
三、教学准备:
- 教师准备:多媒体课件、课文录音、相关图片、板书设计。
- 学生准备:预习课文,思考蜗牛为什么失去奖杯。
四、教学过程:
(一)导入新课(5分钟)
教师提问:“同学们,你们有没有见过蜗牛?它有什么特点?”引导学生说出蜗牛慢、背着壳等特征。接着引入课题:“今天我们继续学习《蜗牛的奖杯》,看看这只蜗牛为什么会失去它的奖杯。”
(二)回顾旧知(8分钟)
1.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,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:
- 蜗牛为什么得到奖杯?
- 它是怎么对待奖杯的?
2. 学生自由发言,教师适时补充,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。
(三)深入阅读与分析(15分钟)
1.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,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:
- 蜗牛获得奖杯后发生了什么变化?
- 它为什么最后失去了奖杯?
2. 分组讨论,每组选出代表发言,教师进行点评与引导。
3.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蜗牛的心理变化,从“得意”到“后悔”,强调骄傲带来的后果。
(四)情感体验与拓展(10分钟)
1. 情景模拟:教师创设情境,让学生扮演蜗牛,说说如果自己是那只蜗牛,会怎么做。
2.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,谈谈自己或身边人是否也有过因骄傲而失败的经历。
(五)总结提升(5分钟)
1.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寓意:“虚心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。”
2.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保持谦逊态度,不断努力,不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。
(六)布置作业(2分钟)
1. 写一篇小短文,题目为《我从蜗牛身上学到的》。
2.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,并听听他们的看法。
五、板书设计:
```
《蜗牛的奖杯》第二课时
奖杯——骄傲——失去
虚心 → 进步
骄傲 → 后悔
```
六、教学反思:
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,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,在讨论中成长。今后应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,增强课堂互动性,使学生真正从故事中汲取智慧。


